查看: 5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院校:NO.34 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数据已更新)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03

帖子

4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8: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教育部 、工信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1-2]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1-2]
截至2018年7月,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设有23个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300余人,两院院士11人。




一、基本信息
1



二、校史发展
历史故事

前身史略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学校成立以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进程,先后归属二机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建校之初,学校定位为中国培养无线电工业干部(人才)的主要基地,重点为中国无线电工业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党组织向周恩来总理呈送《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中提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建立无线电工程学院。”5月,国务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报告,并决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负责筹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会议室,召开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以及下属秘书、基建、教务三个组,并从即日起开始办公。
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学院院址设在成都市东北郊府青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基建工作。
1956年9月初,沙河校区电子通信大楼、教学主楼两翼和4幢教职工眷属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职工单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职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
学校第一届毕业学生合影(1957.8)

开拓奋进1956年9月29日下午3时,全校3000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在主楼东边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中国的科学巨匠、一代文学大师郭沫若手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名已经成为学校创建的象征载入史册。1958年,设夜校部,创办夜大学。

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1年,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70年,划归四机部和解放军总参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71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建立成人教育学院。
1992年,成立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材料工程学院。
1993年,成立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1994年,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体育系。
1998年,国家冶金部所属成都冶金干部管理学院并入电子科技大学。
2000年,独立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物理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体育部。
2002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03年,成立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4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2006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签署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7年,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占地3800余亩的清水河校区投入使用。
2008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2010年,成立无锡研究院。
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立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2年,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成都研究院。
2013年,成立格拉斯哥学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共建医学院。 [3-4]
2014年,成立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5]
2014年1月,四川省编办正式下文,四川省人民医院成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开始了医学院的建设。 [6]
2015年,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7]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肿瘤医院加入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行列。 [6]  [8]
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在将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并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6]  [9]
2017年1月18日,学校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 [10]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  [9]


三、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根据2017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教授5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11人,IEEE Fellow22人 [2]  ,“万人计划”入选者12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8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21人(含“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2人),“长江学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2017年初学校教师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5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5人。 [17]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黄廷祝、彭启琮 [18]
全职院士(以第一单位为准):
两院院士序号姓名院士类别1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 [19] 2陈星弼中国科学院院士3李乐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20] 4
李言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院士
  序号
姓名院士类别1吴伟仁中国工程院院士2林为干中国科学院院士3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4谭述森中国科学院院士5李小文(已故院士) [21] 中国科学院院士6陈霖 [22] 中国科学院院士7李朝义 [23] 中国科学院院士8张景中 [24] 中国科学院院士(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师资队伍栏 [25-26]  )
长江学者姓名类别姓名类别姓名类别饶云江特聘教授汪劲松特聘教授李烨讲座教授李小文特聘教授刘新芝特聘教授柳清伙讲座教授张怀武特聘教授刘濮鲲特聘教授肖强讲座教授李言荣特聘教授马建国特聘教授张翼成讲座教授蒋亚东特聘教授谢康特聘教授郑建成讲座教授尧德中特聘教授夏明耀特聘教授左明健讲座教授林媛特聘教授蒋田仔特聘教授蒋华北讲座教授邓龙江特聘教授宫玉彬特聘教授Alexander Govorov讲座教授刘永特聘教授王平安 [18] 讲座教授Rick S. Blum讲座教授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具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 [2]
根据2017年3月10日最新ESI数据显示,电子科技大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成为继“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后第6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 [36]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光学工程为A-。A+学科数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西部高校第一;进入B+(全国前10%-20%)的学科还有: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37]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1]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38]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38]
博士后流动站(13个):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2018

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录取数据


普通文科
普通理科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喜欢本文,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朋友圈。
我们的地址
海拉尔二中北门鸿德学业教育学校
我们的电话
187-4836-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1© 2001-2013 Comsenz Inc.

版权所有© 2015 迪恩摄影 任何个人或者单位、团体不得抄袭本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含文字、图片等信息,违者必究 备案信息:鲁ICP备10000348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